前湾保税港区释放红利 电商全模式运作

发布日期:2018.06.05

法国生蚝、澳洲龙虾、俄罗斯帝王蟹、挪威北极鳕……位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国际冷链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汇聚了“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重点国家的上万种生态、绿色、有机冷链食品,令前来选购的岛城市民目不暇接。

不远处,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新建的4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已经竣工,30万吨冷链快仓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也投入了运营。据统计,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目前共注册有进口快消品类企业400余家,2017年在省内累计开设各类进口商品直营中心90余家,经营商品种类近万种。家门口就能买到门类齐全的进口商品,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与进口商品并列,高新技术、文化贸易、大宗商品保税期货交易、小宗农产品交易、跨境电商、汽车产业、物流产业、航空产业、光电产业组成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十大新兴产业平台,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在新功能、新业态的带动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物流仓储规模已达到145万平方米,年周转能力突破500万吨;橡胶轮胎、棉花检测实验室成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最大实验室,促进青岛口岸棉花进口占到全国的60%;累计进口整车4.9万辆,成为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建成了全省首个集进出口、保税仓储、展示、交易、鉴定、投资于一体的国际艺术品贸易平台;保税备货业务顺利开通,率先在全市探索跨境电商“全模式”发展格局;通用航空起降点获批并开工建设,倾力打造全省最具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服务平台投入运营,世界首台千瓦飞秒激光器在区内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成功,光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

一系列探索中,支持企业“走出去”收效最为显著。2017年,这里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威拓国际贸易收购马来西亚兴华公司开展岩沥青炼油项目;北海石油装备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签订8400万美元的“1+7”套油田伴生气回收装备合同,首个启动项目输出环保设备货值约1700万美元,在与以色列IDE和法国威立雅两大全球水处理行业巨头的竞争中胜出,成功拿到哈萨克斯坦4万吨日处理能力海水淡化项目;先后在美洲、欧洲和澳洲等地的8个国家布局3.5万平方米海外仓。开放赢得发展,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保税港区壮丽的发展画卷中,率先开展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与全球互联网巨头网易公司就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青岛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作为多年来稳居国内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龙头地位的网易考拉海购正式落户青岛,这也是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自2018年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落地以来引进的首个重点项目。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青岛海关的大力支持下,签约后仅仅20天,网易考拉海购青岛保税仓便正式投入运营,岛城及全省人民现在已经开始收到发自“家门口”保税仓的跨境商品。天猫国际、京东、小红书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以及本土乳制品企业——圣元奶粉的跨境零售进口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再加上前期已开通的“直购进口”和跨境出口业务,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已成为青岛综试区唯一可实现跨境电商“全模式”运作的园区。作为保税港区乃至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要抓手,跨境电商将有力助推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